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17日報道,許多潛藏在海洋深處的魚看起來就像恐怖電影中的外星惡棍,有著巨大的牙齒、在黑暗中發光的身體和凸出的眼球。
為什么這些魚會有如此外星人般的模樣呢?
深海魚類的奇特外觀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們所生活的極端環境。
大部分的深海(海面以下200米開始算起)幾乎沒有光線,壓力大,食物匱乏,平均溫度為4攝氏度。
加州蒙特雷灣水族館的魚類生物學家瑪麗·麥卡錫說:“深海是非常艱苦的生存之地,因此許多動物確實必須進化出一些合適的適應性才能在這種環境中生存?!?/p>
由于沒有太多找到食物的機會,深海魚類用以捕獲獵物的最可怕特征之一就是巨大的嘴巴。
例如,斯氏蝰魚的尖牙非常大,如果它想要閉上嘴的話非刺穿大腦不可。
這些鋒利的牙齒還是透明的,這意味著等獵物發現這一武器時已經晚了。
還有一些深海掠食者有一種秘密武器,可以讓它們成為獵物磁鐵,那就是生物熒光。
以深海琵琶魚為例,這種能讓人做噩夢的生物利用長在頭上的一根末端能在黑暗中發光的長條***來引誘獵物,類似于釣竿末端的誘餌。
這種光可以吸引獵物,有些海洋生物可能認為那是可以一口吞下的小型發光生物,而實際上它們自己即將成為食物。
引誘獵物并不是生物熒光的唯一好處(超過75%的深海魚類都能發光)。
一些深海魚類,例如巨銀斧魚能夠根據周圍環境的光線來變暗和變亮,利用生物熒光作為隱身機制來躲避潛在的敵人。
這種能力還被深海魚類用來尋找食物、吸引配偶并防御捕食者。
深海魚的另一個常見特征是柔軟。
水滴魚生活在600至1200米的深度,那里的壓力可達水面壓力的100倍以上。
為了適應這種巨大的壓力,水滴魚進化出了異常松弛的身體,沒有堅固的骨骼。
因此當水滴魚被捕獲離水后會收縮成一攤凝膠狀,看上去一副皺著眉頭的苦臉——這種外觀使它在2013年獲得了“世界最丑動物”的稱號。
海洋覆蓋了地球70%以上的面積,這就使深海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棲息地之一。
因此,與其問為什么深海生物看起來如此奇怪,也許我們陸地上的居民應該問另一個問題:是不是人類才是長相奇怪的生物?
免責申明:本文來自參考消息網,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海員之家立場。其真實性及原創性未能得到中國海員之家證實,在此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聯系郵箱:cnisu@54seaman.com
評論 (0人參與)